英国使团画师眼中的大清帝国

查看: 584| 评论: 0| 发布者: 安梦Clover |来自: 艺术市场

放大 缩小
简介:从海外征集的一些反映清朝风土人情的铜版画,虽然大多“失真”,但也能让我们在今天得以窥见18世纪欧洲画家眼中的大清帝国。  英国使团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自画像  1792年,英国为扩大与中国的商贸往来 ...

从海外征集的一些反映清朝风土人情的铜版画,虽然大多“失真”,但也能让我们在今天得以窥见18世纪欧洲画家眼中的大清帝国。


  

英国使团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自画像


  1792年,英国为扩大与中国的商贸往来,任命马戛尔尼为访华特使,率领庞大的使团包括外交官、学者、医师、画家、乐师、技师等在内数百人规模,以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访问中国。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Willian Alexander)将访华途中的风土人情用画笔一一记录下来,而其所创作的画稿不久便在欧洲引起了极大关注。如欧洲的一些画家当时就以威廉·亚历山大的画稿为模本临摹创作,此中以托马斯·阿罗姆(Thomas Allom)的作品居多。


  但因阿罗姆未曾到过中国,所以其画作中的人物、服饰等细节难免与实际有所偏差;而工匠们再将这些临摹作品用腐蚀液或者刻刀在铜板上制成凹版后印制成铜版画,那就更与现实相去较远。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鸦片战争博物馆从海外征集了一些反映清朝风土人情的铜版画,虽然大多“失真”,但也能让我们在今天得以窥见18世纪欧洲画家眼中的大清帝国。


  从通州进京


  早在16世纪中期,随着葡萄牙人将大量的中国瓷器陆续带回欧洲,当时的欧洲上层社会便兴起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风潮,甚至只要是“中国元素”都会备受欧洲贵族阶层的追捧。但当时欧洲对中国除了通过几本著作介绍和大量“特产”的途径进行了解之外,其他所知甚少,以至于“中国”对欧洲各国来说都是一个神秘的东方国度。


  直至18世纪,当英国在全球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时,处于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仍在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中国的神秘更让欧洲各国好奇。


  尤其在乾隆时期,朝廷只允许西方国家在广州进行商贸活动,这自然远不能满足英国的商贸要求。所以,1792年的英国访华使团虽以为乾隆帝祝寿为名,但实则一探中国之究竟,欲扩充贸易之往来。


  1793年7月26日,英国的访华使团抵达天津沿海。直隶总督梁肯堂亲自到大沽口迎接,他派人给英国使团的船只送去大量的牛、羊、鸡、鸭、蔬菜、水果等物品,这让访华副使斯当东不无感慨,他说:“这样的款待在世界其他地方是极少见的。”(详见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上海书店出版2005年版)但由于物品供过于求,英国使团只接受其大半。


  

天津潮白河附近的军营  铜版画


  漕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运输渠道,为保证漕运的畅通,清政府在运河沿线设置了兵营,负责维持秩序和防汛、抢险等事宜。在工作职能上,他们更像是现代的河道巡警,而不像是战士。


  经过短暂的休息,英国访华使团的小船于8月5日进入内河—天津的潮白河。当使团的船只航行经过军营,岸边的士兵便排起整齐的列队,鸣礼炮向使团致敬,旁边还有乐队伴奏。


  尽管当时的清军列队穿上了最庄重的制服,以彰显清军的威武,但在英国使团随从人员的眼中却“看来那似乎并不适合作战”。(详见约翰·巴罗著,李国庆、欧阳少春译《我看乾隆盛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


  8月11日,英国使团到达天津。当月17日,英国使团到达通州后登岸转为陆路前行。当时的清政府已在通州搭建好两个货栈,专门为使团存放行李和礼物。


  当马戛尔尼看到有条不紊搬运货物的劳工们,不仅神情快乐,而且效率极高,不由地感叹:“国家能有这种吃苦耐劳的百姓为基础,真是让人羡慕!”(详见马戛尔尼著、刘半农译《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当时的使团,是在通州的一座寺庙内暂住。但这并未妨碍当地的百姓前往庙中烧香许愿。因宗教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英国使团也极为关注当时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另外也是出于好奇心理,英国使团的成员每天都在仔细观察庙内的佛像以及那些前来求神拜佛的信徒。副使斯当东记述道:“世界所有国家中,大概中国人最迷信了,除了经常拜佛的和尚和妇女外,常到庙里去的还有大批佛教信徒。他们在举办任何一件比较大的事情之前,例如结婚、交易、远行等等,都要到庙里求神问卜。除了求神问卜而外,现在的人很少有别的事理睬和尚,庙门对求神的人永远是开着的,也有到寺庙里去还愿的。一般来说,到庙里去问卜的多于许愿的,还愿的多于祷告的。”(参见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上海书店出版2005年版)


  

亚历山大描绘的中国人在庙中祭供、烧香叩头和抽签算命的景象 水彩画


  

阿罗姆绘制的抽签算命 铜版画


  此幅铜版画反映的是中国人求签算命的场景。一位道士手持一本签书,求签者握着签筒在晃动,等着竹签从筒中掉出以占卜吉凶,这在英国人眼中完全是不可理解的迷信活动;而图中的道士和神像也明显地被画成了西方神灵的形象。


  直隶总督梁肯堂为招待英国使团,不仅安排接待的衙役给他们送去了丰盛的宴席,还为他们精心安排了文艺节目——中国的戏曲演出。梁肯堂下令在使团的驻庙附近搭建了一个临时剧场,由一个戏班子的演员终日不断地演出。


  虽然戏曲对中国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件罕见的趣事。据斯当东记述,当时的剧目类型既有几出哑剧,也有几出历史剧。“演员穿的都是剧中人时代所穿的古装,演员的说白好似朗诵,并配合着音乐节奏,每一个停顿都有一下锣声,全体乐工坐在舞台后面。每一个演员出场的时候,首先报告他扮演的角色,以及剧情发生的地点,每一出剧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布景,女角由男童或太监扮演。”(参见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上海书店出版2005年版)


戏曲演出 铜版画


  在中国古代,请客人看戏是隆重的招待。英国人对这种戏曲形式也非常好奇,但是他们却无法接受京剧的乐器演奏,他们感觉这些乐器的演奏不和谐。


晚清时期的戏班子 老照片


  8月21日凌晨,使团队伍浩浩荡荡地从通州出发。走在队伍最前的是抬着600件箱包的3000名挑夫,还有85辆大篷车和39辆独轮手推车。当日上午9点左右,使团队伍到达北京城,这是英国使团成员首次零距离目睹东方古都的风貌。


  见到高大的北京城墙,斯当东描述道:“城墙是砖砌的,城门附近是石头建筑的,城门上有一个几层高的守望台,每层都有炮眼露在外面,一个半圆形墙环绕城门之外,有一仿照欧洲堡垒的侧面门,城墙约40英尺高,胸墙是钝锯齿形的,没有炮眼,城墙上似乎并没有炮,城墙上有放箭的射眼。”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