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头条 | 黄河之水天上来——沙龙艺术摄影俱乐部黄河魂之旅采风团专题报道(第一日 ...

查看: 1099| 评论: 0| 发布者: 邢兵Siguor

放大 缩小
简介: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将进酒》中为黄河写下千古绝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也一直被歌颂千年,他是人类的母亲,是中华的血脉。


2017年7月18日,“黄河魂之旅”采风活动的第一日,以李大卫、张华、陈扬富、蒿芒喜夫妇、吴吉杰、徐小明、高亮等11人组成的沙龙艺术摄影俱乐部采风团,顺利抵达宜川,来到了壶口瀑布进行了第一日的采风活动。


壶口瀑布自古便有记载,《尚书》中《禹贡》中记载了大禹治水的过程,其中对壶口如此记载“盖河漩涡,如一壶然”,而说起壶口瀑布也不得不提它的两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底冒烟”。



沿着壶口瀑布上行约1公里,有一小村名龙王达,相传是龙王休息的地方。这里有过“旱地行舟”的往事。古时,因壶口瀑布飞流直泻,空中跌水十分惊险。所以,凡是航行于黄河之上,路过壶口的大小船只,都要在瀑布上游的龙王达停船卸货,在船上拴上绳索,用人力将空船从河中拉上旱路,货物也由其他运输工具从陆上运过来装船。这种做法,人们称之为“旱地行船”。


不过,同蒲铁路开通以后,沿河各地货物不再依靠水运,而是转为由铁路运输,“旱地行船”的现象也就逐渐消失了。虽然旱地行船早已成为历史,但从古代行船所留下的深深的痕迹上,仍能感受到当年先辈经商的艰难和纤夫拉纤的斑斑血汗。




黄河入“壶口”处,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望。壶口雾气的大小与季节、流量有关。 冬季河面封冻,瀑布多成冰凌,地表来水减少,壶口流量降至150-500立方米/ 秒,激浪不大,飞出槽面水雾甚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浓密水雾;春秋两季,流量适中,气温不高,瀑布落差在20 米以上,急流飞溅,形成弥漫在空中的大雾,即“水底冒烟”一景。



沙龙艺术摄影俱乐部本次采风活动讲持续7日,途径宜川、清涧、甘泉、宁武等地,将创作出大量的摄影作品,全程报道为手机拍摄,专业摄影作品讲在最后汇总后发布供大家欣赏。


感谢大家关注沙龙艺术摄影俱乐部的活动报道!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1框架